第122章 以後是太後,美滋滋
關燈
小
中
大
第122章 以後是太後,美滋滋
要說以前京裏是緊張,就像揪著心在等待。
如今向太妃生的是公主,所有人開始看向顧狀元和中書省,還有三公,還有宗人府。
按理來說,兄終弟及,該晉王登基。
可是誰都知道晉王是什麽樣的人,他登基,沒人相信他能做個好皇帝。
能比先皇強的就是,現有的兒子多,後宮或許還能有很多個嬪妃懷孕。
可是朝廷不是需要一個能多生子的皇帝,而是治國安邦的皇帝。
太皇太後首先召衛國大長公主進宮,直接說道:“你是皇家女,姓陳,先皇讓你幫忙看住了陳家家業,你讓你家孫子上折子,讓晉王登基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是不讚同晉王登基,她對晉王世子不了解,以前不喜晉王,也不關註晉王府的人。
是先皇父子一前一後駕崩,她才註意晉王府的人。
首先問孫子蔡康輝。
蔡康輝說陳喆不像是晉王的兒子,像顧家人,還說他自小讀書,很少有世子像讀書人家的子弟勤奮念書的。
她又問長子長孫,晉王世子像不像顧狀元。如果像顧狀元,性子太孤傲,做事又隨性,不適合當皇上。
長孫說見過晉王世子幾次,感覺像顧翰林多些。
衛國大長公主又問顧家誰像顧狀元。
長子說是顧王妃。
衛國大長公主詫異,以前的顧王妃很是賢惠,幾乎是循規蹈矩,很少和人來往,有關她都是稱讚。
後面晉王帶外室一家回府,晉王妃才變了性子。
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:“我也是聽康旭她娘說的,是岳母從顧王妃母親那聽來的,顧太夫人自已說女兒和小兒子性子像,她就怕女兒不嫁人生子,出家去當道姑,四海為家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明白顧王妃為何賢惠,因為心壓根不在晉王身上,壓根不在意晉王納誰為妾,也難怪從沒去外室那找過晉王。
顧王妃如果先生的是兒子,估計不會多生,為了讓母親安心。
衛國大長公主同情顧王妃,女人的一生,為了孝順母親在晉王府熬過了花樣年華的十幾年。
她好歹還有過愛戀、甜蜜,那時的她多麽美好。
衛國大長公主說道:“晉王世子要是隨了母親,隨了舅……”
意思是,一不高興扔下江山走人了,或者是鐘情一人把嬪妃當擺設,再像先皇一樣子嗣不旺。
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:“顧翰林這人沈穩,學土也不錯,只不過有顧狀元襯托,不顯他。我是對他佩服,先皇讓顧家人反省,他並沒因為連累他而有所怨言,在家整理出各地方縣志,首先給了晉王世子,我也是聽康輝說起。要說咱家康輝隨了誰?母親以前擔心他隨了父親,還說他像晉王。可是有母親的教導,康輝沒長歪,挺好。”
蔡康旭點下頭,“晉王世子和一個庶兄相處的和同母兄弟一樣,說明顧王妃教導的好,康輝對世子很敬重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明白兒子孫子的話,自家有一個不知像誰的孫子,晉王世子像誰沒有關系,看他本性和將來的教導。
以前以為新皇像先皇,誰知道一登基就開始有點狂妄,想甩開先皇給他留的人自已拿主意。
她和兒子孫子只是對陳喆擔心能不能勝任,對晉王壓根不提,那就是讚成錢太後過繼陳喆。
所以太皇太後讓衛國大長公主進宮,一開口就是吩咐她讓長孫上折子支持晉王登基,她立刻拒絕。
“先皇臨終前一再交代不準後宮幹政,牝雞司晨,惟家之索。是不是先皇當著你的面交代與我?”
太皇太後辯解道:“那是先皇針對錢氏所說,怕她仗著是太後為所欲為!”
衛國大長公主的脾氣不是能耐著性子說話的人,再加上她一直看不上太皇太後,當時就懟過去,“太皇太後如今不是為所欲為?朝堂上的事我們婦人少幹涉。”
太皇太後不服氣道:“你不是在蔡家當家做主?”
衛國大長公主騰得站起來,“我在蔡家當家做主,蔡家好也罷壞也罷,不影響朝政!天下是陳家的,我沒當陳家的主!”
太皇太後一見小姑子發飆,怕了。
衛國大長公主深呼一口氣,緩了緩,“我不是反對誰支持誰,而是,誰登基是大事,由宗人府和大臣決定。太皇太後還是多關心關心五公主,是先皇的血脈,是您的親孫女。”
太皇太後轉過頭不搭話。
她現在哪有精力關心小孫女,著急讓晉王登基再說。
衛國大長公主走了,她不怕太皇太後瞎折騰,要是太過,她手上有先皇的密諭一紙,就是怕先皇走了,沒人能壓制太皇太後,到時候送她出家。
太皇太後見衛國大長公主不和她一條心,馬上又見了娘家侄子昌國公,讓他聯絡大臣,支持晉王。
說起來晉王可以名正言順的繼位,兄終弟及。
可是一多半人對他實在不放心,大臣們苦讀二三十載書,科舉中進土,為官為朝廷效力,不只是他一個人,是背負整個家族,誰都想有擁立明君輔佐明君之功。
而晉王,風流晃蕩了幾十載,實在不是明君的料啊,當親王的時候,一年被人彈劾好多次,他只是吃喝玩樂的親王,只要不是對朝政撒野,也沒多少人管他。
可是要讓晉王登基,每天上朝面對這樣一個皇上,誰都能想得出來,你在下面說話,他在上面打盹,然後還要問你說完了沒有。
但有些人並不這麽想,只是想有擁立之功,我支持晉王,晉王登基他肯定會感激我,那對我和我的家族都是有利。
什麽時候都不缺投機分子。
晉王府進不去,和晉王府有關的姻親親戚全部跑一遍,首當其沖就是劉家。
好在劉家有頭腦冷靜的劉老夫人,她擔心三兒媳被別人拉攏,收別人的禮,直接又把三兒子三兒媳關在家裏佛堂裏念經。
顧心柔在家裏天天哄著晉王,但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也在想,我對當皇後動心嗎?
肯定是動心的。
雖然說之前說我才不想進宮當皇後,就像被關在籠子裏的鳥,因為還沒有實打實的落在身上。
有一句話說,棍子不打在自已身上不知道疼,好處放在眼跟前才知道取舍不是那麽容易。
這是在現代奶奶去世時她感悟的。
奶奶三個兒子,小兒子也是她三叔條件最好,每回都是口口聲聲說將來不要爸媽的錢,但是等到奶奶死後留下的十幾萬,三叔恨不得和兩個哥哥打的頭破血流。
那會兒她知道平時誰嘴巴上說的再好,等到真金白銀放在桌子上的時候,誰不要,那才是高風亮節。
她覺得自已現在就面臨的這個情況,以前說我才不想當皇後,真正輪到跟前,她不動心?
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更何況這個一人晉王,完全收拾得住。
誰沒有虛榮心?
皇後,將來是太後!
美滋滋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要說以前京裏是緊張,就像揪著心在等待。
如今向太妃生的是公主,所有人開始看向顧狀元和中書省,還有三公,還有宗人府。
按理來說,兄終弟及,該晉王登基。
可是誰都知道晉王是什麽樣的人,他登基,沒人相信他能做個好皇帝。
能比先皇強的就是,現有的兒子多,後宮或許還能有很多個嬪妃懷孕。
可是朝廷不是需要一個能多生子的皇帝,而是治國安邦的皇帝。
太皇太後首先召衛國大長公主進宮,直接說道:“你是皇家女,姓陳,先皇讓你幫忙看住了陳家家業,你讓你家孫子上折子,讓晉王登基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是不讚同晉王登基,她對晉王世子不了解,以前不喜晉王,也不關註晉王府的人。
是先皇父子一前一後駕崩,她才註意晉王府的人。
首先問孫子蔡康輝。
蔡康輝說陳喆不像是晉王的兒子,像顧家人,還說他自小讀書,很少有世子像讀書人家的子弟勤奮念書的。
她又問長子長孫,晉王世子像不像顧狀元。如果像顧狀元,性子太孤傲,做事又隨性,不適合當皇上。
長孫說見過晉王世子幾次,感覺像顧翰林多些。
衛國大長公主又問顧家誰像顧狀元。
長子說是顧王妃。
衛國大長公主詫異,以前的顧王妃很是賢惠,幾乎是循規蹈矩,很少和人來往,有關她都是稱讚。
後面晉王帶外室一家回府,晉王妃才變了性子。
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:“我也是聽康旭她娘說的,是岳母從顧王妃母親那聽來的,顧太夫人自已說女兒和小兒子性子像,她就怕女兒不嫁人生子,出家去當道姑,四海為家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明白顧王妃為何賢惠,因為心壓根不在晉王身上,壓根不在意晉王納誰為妾,也難怪從沒去外室那找過晉王。
顧王妃如果先生的是兒子,估計不會多生,為了讓母親安心。
衛國大長公主同情顧王妃,女人的一生,為了孝順母親在晉王府熬過了花樣年華的十幾年。
她好歹還有過愛戀、甜蜜,那時的她多麽美好。
衛國大長公主說道:“晉王世子要是隨了母親,隨了舅……”
意思是,一不高興扔下江山走人了,或者是鐘情一人把嬪妃當擺設,再像先皇一樣子嗣不旺。
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:“顧翰林這人沈穩,學土也不錯,只不過有顧狀元襯托,不顯他。我是對他佩服,先皇讓顧家人反省,他並沒因為連累他而有所怨言,在家整理出各地方縣志,首先給了晉王世子,我也是聽康輝說起。要說咱家康輝隨了誰?母親以前擔心他隨了父親,還說他像晉王。可是有母親的教導,康輝沒長歪,挺好。”
蔡康旭點下頭,“晉王世子和一個庶兄相處的和同母兄弟一樣,說明顧王妃教導的好,康輝對世子很敬重。”
衛國大長公主明白兒子孫子的話,自家有一個不知像誰的孫子,晉王世子像誰沒有關系,看他本性和將來的教導。
以前以為新皇像先皇,誰知道一登基就開始有點狂妄,想甩開先皇給他留的人自已拿主意。
她和兒子孫子只是對陳喆擔心能不能勝任,對晉王壓根不提,那就是讚成錢太後過繼陳喆。
所以太皇太後讓衛國大長公主進宮,一開口就是吩咐她讓長孫上折子支持晉王登基,她立刻拒絕。
“先皇臨終前一再交代不準後宮幹政,牝雞司晨,惟家之索。是不是先皇當著你的面交代與我?”
太皇太後辯解道:“那是先皇針對錢氏所說,怕她仗著是太後為所欲為!”
衛國大長公主的脾氣不是能耐著性子說話的人,再加上她一直看不上太皇太後,當時就懟過去,“太皇太後如今不是為所欲為?朝堂上的事我們婦人少幹涉。”
太皇太後不服氣道:“你不是在蔡家當家做主?”
衛國大長公主騰得站起來,“我在蔡家當家做主,蔡家好也罷壞也罷,不影響朝政!天下是陳家的,我沒當陳家的主!”
太皇太後一見小姑子發飆,怕了。
衛國大長公主深呼一口氣,緩了緩,“我不是反對誰支持誰,而是,誰登基是大事,由宗人府和大臣決定。太皇太後還是多關心關心五公主,是先皇的血脈,是您的親孫女。”
太皇太後轉過頭不搭話。
她現在哪有精力關心小孫女,著急讓晉王登基再說。
衛國大長公主走了,她不怕太皇太後瞎折騰,要是太過,她手上有先皇的密諭一紙,就是怕先皇走了,沒人能壓制太皇太後,到時候送她出家。
太皇太後見衛國大長公主不和她一條心,馬上又見了娘家侄子昌國公,讓他聯絡大臣,支持晉王。
說起來晉王可以名正言順的繼位,兄終弟及。
可是一多半人對他實在不放心,大臣們苦讀二三十載書,科舉中進土,為官為朝廷效力,不只是他一個人,是背負整個家族,誰都想有擁立明君輔佐明君之功。
而晉王,風流晃蕩了幾十載,實在不是明君的料啊,當親王的時候,一年被人彈劾好多次,他只是吃喝玩樂的親王,只要不是對朝政撒野,也沒多少人管他。
可是要讓晉王登基,每天上朝面對這樣一個皇上,誰都能想得出來,你在下面說話,他在上面打盹,然後還要問你說完了沒有。
但有些人並不這麽想,只是想有擁立之功,我支持晉王,晉王登基他肯定會感激我,那對我和我的家族都是有利。
什麽時候都不缺投機分子。
晉王府進不去,和晉王府有關的姻親親戚全部跑一遍,首當其沖就是劉家。
好在劉家有頭腦冷靜的劉老夫人,她擔心三兒媳被別人拉攏,收別人的禮,直接又把三兒子三兒媳關在家裏佛堂裏念經。
顧心柔在家裏天天哄著晉王,但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也在想,我對當皇後動心嗎?
肯定是動心的。
雖然說之前說我才不想進宮當皇後,就像被關在籠子裏的鳥,因為還沒有實打實的落在身上。
有一句話說,棍子不打在自已身上不知道疼,好處放在眼跟前才知道取舍不是那麽容易。
這是在現代奶奶去世時她感悟的。
奶奶三個兒子,小兒子也是她三叔條件最好,每回都是口口聲聲說將來不要爸媽的錢,但是等到奶奶死後留下的十幾萬,三叔恨不得和兩個哥哥打的頭破血流。
那會兒她知道平時誰嘴巴上說的再好,等到真金白銀放在桌子上的時候,誰不要,那才是高風亮節。
她覺得自已現在就面臨的這個情況,以前說我才不想當皇後,真正輪到跟前,她不動心?
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更何況這個一人晉王,完全收拾得住。
誰沒有虛榮心?
皇後,將來是太後!
美滋滋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